2014年12月29日星期一

如果你是你的子女

最近接受了母校理工大學的邀請,和其他三位理工的傑出舊生出席一個講座,聽眾是理工大學應屆畢業生和理工舊生,講者可分享他們的成功之道、做人做事的座右銘、自己在工作上遇到的困難及其克服的辦法等。
 
我選擇的主題是:如果你是你的子女,你會希望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很多人或許暫未有生兒育女的計劃,但這是沒有關係的,因為我們可以想像如果自己有兒女時,情況會是怎樣?我的意思是嘗試讓自己代入角色,想像自己是自己的兒女,在面對一些困難、逆境或者做人處事方面,你又會如何教導「他」呢?

我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的兒女是最珍貴的,希望他凡事做到最好,我並非指期望子女將來投身那一個行業,當醫生、律師或會計師,而是指你希望他如何自處?如何面對逆境?首先我們當然希望子女健康,所以保持自己身體健康應該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希望他快樂,明白事理及具責任感。與其我們聽取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經歷或者怎樣克服困難,汲取其中的教訓,倒不如我們自己成為自己的輔導者 (counselor),在自己面對困難的時候,當然可以請教比自己經驗豐富的人或者自己至親好友,但是來到一個大學畢業生的階段,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分析其中的利弊,問題只是自己的能力可否辦得到,自己想不想這樣做,「不能也」還是「不為也」呢?所以在面對困難或抉擇時,就應當問一下如果我的子女遇上我現在的情境或問題時,我會如何教導他處理。當然,知易行難,知道那一個處理方法比較恰當和會否真正實踐是另外一會事,但這做法的好處是面對同一情形下,如果你也會建議子女在你現在的年齡和背景下會採取某一個解決方法,或在某方面着力,而自己也就跟從這個方向出發,它理應是一個有愛意和正面的處理方法!當然,一些比較年青的你也許遇到自己未有經驗解決的難題,你也會叫「他」去請教他人吧!

我在講座所分享的箴言是「盡人事而聽天命」,盡人事是努力做好自己,要隨時裝備好自己和全情投入做好已經承諾了的工作;聽天命則是要以樂觀、正面和積極的態度面對問題,不是聽天由命。有人説:半杯水看來是一半滿還是一半空是取決於行事者抱有樂觀或是悲觀的想法,我則覺得既然是半杯水,其實可以是一個注滿另外半杯水的契機,這也是努力一試的好機會,凡事也可以做得更好!
 
「如果你是你的子女,你會怎樣做」的其中一個喻意是希望大家明白除了愛䕶你的子女之餘,亦覺醒和珍惜父母對你的愛,你代入了你子女的「他」,當然會愛你自己吧!亦即所謂「養子方知父母恩」!


(轉載自Career Times Online)

2014年11月25日星期二

女兒大學畢業了!

有好一段時間沒有在自己的博客裡撰文。最近在香港發生的事情令我心情不大好,既沒心思寫一些吃喝玩樂的話題,更不願意談論一些敏感的議題。我常常認為香港貧富懸殊的情况日趨嚴重,大眾比較關心民生及經濟問題,想不到這回面對一個重大議題的看法,也有這麼大的分歧。不單分青紅皂白,黃藍分野,壁壘分明,沒有中間路缐,持不同的意見對某些人來說彷彿是非常不對的,人們都選擇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實。加上在我的工作上氣氛也較沉靜,人便變得十分納悶,選擇默不作聲。令我最擔心的是這個有爭議性的問題造成家庭成員之間的糾紛和對立面。我聽過很多家庭為了這事爭吵的情况,實感惋惜。同時亦提醒我在家庭之中、同事之間,甚至朋友之間,都應該盡量保持克制,避免引起大家的不快。

上週終於發生了一件令我精神為之一振的事情,那就是女兒的畢業典禮。早已知道女兒畢業了,但隨着迎接畢業典禮的來臨,買花、買小熊公仔、穿袍、戴帽、拍照,便真真正正感受到那份喜悦。回想起從小到大教導女兒,一起走過很多個學習的年頭,現在終於完成一個階段,無論她將來會否繼續進修,大學畢業始終都是一個重要的階段,留下很美好的回憶,我戴起女兒的四方帽,感觸良多!
 
現今教導下一代,替子女尋找學校讀書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情。從品行和學術各方面教導子女,亦需要花很多工夫,但總括來説,這都是一個非常愉快的過程。自己除了學習教導方式外,女兒的經歷令我感到自己猶如重返校園,獲得一些前所未有經歷,學習普通話拼音是其中一例子。另外我替女兒買了很多中西字典、辭典,是自己讀書時不曾做的,現在它們還疊在客廳一角。我同時亦可把自己所學傾囊相授,常以「進則退之,退則進之」作引導方法,我始终覺得有培育下一代的機會和經驗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無論大家面對社會上的各種紛爭,都應該珍惜和家人的關係和相處,就算不能達到共識,亦可以尊重對方表達立場,互相理解、包容,千萬不要傷及感情。記否從小到大的歲月中,父母和子女間是如何共同度過?有互相扶持的時刻和渡過幾許難關,不要因為一些政治問題弄到互相反目。請珍惜你們的父母和子女!

(轉載自Career Times Online)

Please do not reply to this email. This is only a system generated email to notify subscribers of the new blog article.


2014年9月16日星期二

終身學習,樂在其中

最近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或多或少帶來一些困惑和不安,但我始終選擇了要勇敢面對,做好本份,就如我之前所說的「Stay Focused」,積極面對明天。女兒剛踏足社會工作,回想起她從幼兒小組起,至今不經不覺已學習了二十年。現今的入學年齡特別早,在幼兒小組前已有playgroup提供學習機會,使很多小朋友的入學年齡推前至一歲多。他們的上學模式多是以遊戲為主,而且初期通常不用每天上學,好處是分擔了父母照顧和教導子女的時間,對小朋友而言則能認識到新朋友、新事物,接觸到新環境,裨益良多。有人說讓小人兒提前入學是揠苗助長,但父母總想替子女打好根基,誰不想「贏在起跑線」?

畢業後投身社會,回想起自己第一天上班的日子,雖然已經是數十年前的事,但還是歷歷在目。我們不能說人生的首二十年主要在學習 (input),往後在社會工作數十年的時間就是付出 (output),因為在工作的過程中也是有很多不斷學習的機會。就以會計這行業來説,很多新入職的同事,尤其是在首兩年內,都需要參加林林總總的培訓課程,課程內容包括有關考取會計師資格的準備,另外亦有一些與考試無關的學習,例如所屬部門的訓練課程,更有軟技術訓練 (soft skill training);除此以外,會計的專業從業員必須備有持續專業進修的時數 (Continu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ours) ,但是除了這些結構性的培訓 (structured training)外,其實我們每天的工作不也就是一個實習過程 (on-the-job training)嗎?我也自覺每一天仍在學習,所以除了每一天在工作上的付出外,其實還有很多如處事技巧、對外對內一些人事的處理手法的演變,有成有敗,汲取教訓,這何嘗不是一種學習呢?
 
與此同時,雖然我的個人興趣並不多,但我亦十分鼓勵大家發掘一些工餘的興趣,我個人就選擇了學習聲樂。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學習的地方,我姐姐就是由原來對iPhone一竅不通,花了短短數天的學習時間,便已經能運用自如,亦拿捏了箇中方便和樂趣。我們經常提及人口老化的問題,其實我們應當建議所有人,特別是退休人士,多培養工作以內以外的興趣,並參加一些學習課程。社會一天一天地進步,如果我們不想落伍,不也應該一天一天地學習和尋找自己的興趣,與社會同步前進,同時亦可樂在其中嗎?

(轉載自Career Times Online)


2014年8月12日星期二

天災人禍、危機處理

最近接二連三發生了多宗不幸的災禍,計有台灣高雄的氣體爆炸事件,亦有雲南大地震,造成死傷無數。這兩件事與較早前在本地發生的因公共交通故障引致延誤,內地食材來源質量監控不足等事件比較,當然以前者的災情嚴重得多,後者可謂小巫見大巫。事故中可見一些危機處理技巧,有企業負責人親自到現場處理、解釋或鞠躬致歉,亦有大災難發生過後,多位國家領導人或其代表親臨現場視察,他們的裝束及言行舉止,以至徒步走幾公里到現場視察等情况,往往都成為傳媒及公眾的話題。
 
無論對一個大企業或者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來說,危機處理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覺得有三大要點值得與大家分享:
 
一、掌握最新資料,向外公佈
 
任何負責人或發言人在事故發生之後,必須掌握及跟進最新的詳細資料,在確保資料準確後盡可能向外界公佈最真實的一面,這樣除了可以顯示出自己對事情的全盤理解和可以解答有關問題外,亦可顯示其代表的政府部門或企業並無刻意隱瞞,而是作出了坦誠的公告,這可避免日後有機會被人揭發公告並非全部事實的控訴,以致誠信受損。
 
二、設身處地、感同身受
 
一位負責人出台的時候,無論他的衣著打扮、面容、舉止都應該和發生的事故有所相應。例如發生了不幸的事件,便應穿著素衣,面容嚴肅和帶點凄傷,應抱有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的想法,這様才能令在災場的傷者、遇難者親屬或在場的其他人,都能感受到負責人有同理心,明白在場各位當時的心情,感覺猶如一個親人或是一個愛民如赤的領導,與大家共度這個困難時刻。
 
三、 盡快解決一些簡單而可以做到的事情,但避免作出過份承諾
 
當有事故發生時,有很多事情需要馬上解決,在掌握全盤形勢後,負責人最好能先盡快解決一些急切而又簡單可以做得到的事情,使處於災難中的人得到即時的援助,負責人可切實地為他們做一點事,以舒緩受害者的困境。不過,負責人在面對各方眾多要求時,必須務實而行,避免在很短時間內作出一些過份的承諾,令人有太大的短期期望,否則如最終未能履行承諾時,只會在事後惹來更多埋怨和失望。
 
以上的説法和一般所說的「醫者父母心」的角度來看,待病人如至親,如出一轍。要處理危機的人員應設想自己或者親人處於災難的環境之中,他會怎樣施以援手,能夠做到的當然盡力做,但在能力範圍以外的事,亦希望能做到給人誠實、親切、急人之所急,盡心盡力而為的感覺,令人較易接受。説到底這些都必須要真心而行,用心處理這些事情,就算不能替所有人尋找一些立刻解決的辦法,但相信在災難中的人或者他們的親人,都會感受到負責人或領導人一份真誠,有雪中送炭的暖意!
 
讓我們也能盡量為在災難中受影響的人們送上真誠的慰問及祝福,希望他們用堅強的意志和無比的勇氣走出困境,面對未來,而我們則可透過各種不同的渠道向他們伸出援手。
 
(轉載自Career Times Online)
 
 
 
 

2014年7月15日星期二

緊守崗位、集中精神

在本月初香港7.1遊行後,我陸續收到一些朋友傳來代表不同立場的文章,閱後的確令我有些情緒低落,感覺類似2003年沙士爆發時的情况,人心惶惶,覺得前路黯淡。我同時讀了沈祖堯校長抒發他對於香港情懷的一些文章,其實好像我們這一代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每人也有自己的成長故事,從求學時期到工作上的奮鬥,慢慢加深對祖國的認識,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直到現在面對中港矛盾,和香港自身的一些內部紛爭日益加劇,乍然發覺分裂已達到一個相當嚴重的程度,令人感到徬徨、沮喪!

我在工作多年後快屆退休之年,女兒亦已長大,很快會投身社會工作,因此我家應不會太擔心前景,但也感覺很無奈和前路茫茫。跟2003年沙士疫潮時一樣,每天收看電視的新聞報導時,雖然不是即時對個人有直接影響,但亦有猶如病菌入侵的恐懼感,對任何事也好像提不起勁。沮喪情緒過後,我覺得人是應該尋求自己思想上的出路和自我慰藉,想起 Steve Jobs的一句名言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我便勸勉自己 "Stay Focused",盡量集中精神,緊守自己的崗位,做好自己每天的工作和份內事,多些關心家人和身邊的朋友,盡量放鬆心情,避免太負面的想法,要相信事情總有出路,避免讓周遭的事情太影響自己的心情。我熱愛這小島,希望通過我繼續努力工作,再配合一些放鬆心情的運動,或者唱歌練習,可以舒缓心境,繼續積極地在這裏生活。我希望我熱愛的香港可以繼續發熱發光!

此外,我認同WhatsAppFacebook等當然有它一定的作用,可以把影像、短片、照片即時分享流傳,好處是可以快捷地傳遞訊息,大家互相感染,但同時也有機會產生一些以訛傳訛,過份渲染,令情緒更負面的弊病。另外最重要的是一些關心、問候或者道歉的說話,我認為還是拿起電話筒與人溝通,或是直接會面,感覺來得更親切!

(轉載自Career Times Online)

.


2014年6月19日星期四

面試多面觀

如果有瀏覽我的Blog的讀者,或會留意到我曾發佈三期 以「面試面面觀」為題的博文,分享了一些我對面試的經驗和體會,內容包括自己參加面試,以及自己作為評核者的一些感受。

女兒今年大學畢業,快要投身社會。早於去年十一、十二月,她已開始參加一連串的面試,其中很多都要經過四、五個步驟,她的描述確是令我大開眼界。除了一般應對和問及履歷內容外,一些顧問服務公司 (Consulting Firm) 要求應徵者參與Case Interview (個案分析) 的環節,其中包括由評核人先描述一個商業情景或一些數據,讓應徵者自由發問,有為數若干的答案就放在評核人的抽屜之中,應徵者問中了一個特定的問題,評核人才會把那個問題的特定答案交給他,直至應徵者認為自己發問完畢,便可結案陳詞。其實在結案一刻應徵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經問完所有問題,可以想像如果評核人的抽屜裡還有很多答案,無論是印象或者實際上,應徵者都不大可能提供一個詳盡圓滿的分析。

女兒同時亦應徵了管理見習員 (Management Trainee) ,面試過程中亦參與過一些情景模擬對答 (Role Play) ,其中一個模擬情景是被要求用普通話與一個內地負責人對答,因為公司需要在內地申請牌照,對方要求收取賄款,而應徵者既不能給對方賄款,亦不能得罪對方,看看應徵者如何與考核者對答。另一個模擬情景則由幾位考核者扮演將被公司開除的員工,應徵者須以英語按上司的指令通知這幾位職級比自己高的同事,他們已被開除的消息,可以想像幾位考核者當然會故意刁難,挑戰應徵者的權力和身份,甚至會質問應徵者開除他們的資格和理由。

因為競爭激烈的緣故,很多公司也會投放很多時間和資源在招聘程序中,令到招聘程序非常多元化,過程亦更趨複雜。由網上考核至中英文寫作、翻譯,以致幾個階段的面試,而面試的內容逐漸變得多元化,模式有團體對個別應徵者,也有幾個應徵者自由就某個題目互相討論!考邏輯、IQ、即時反應甚至一些估算的模式,例如請應徵者推算所就讀的大學有多少個洗手間和推算方法,就是一些推算模式的問題,當然在香港面試考核的語言更會涉及兩文三語。

我認為面試是我們經常要面對的情况,可以說從小由入讀幼兒園開始,小學至大學爭取參加校內校外一些項目的篩選,以至踏進社會工作由第一次求職至將來每一階段的晉升,甚至一眾所有的選舉和奬項,大多要通個面試,所以面試的經驗和技巧是何等重要。我最近獲委任為公司董事局成員推選委員會的委員,其中也要邀請一些合伙人參加面試,所以面試可以說是和所有人都息息相關的。

當然很多選核不是單靠面試,也要考慮個人本身的條件,過往讀書或考試的成績,要爭取選拔的空缺的工作要求,其他競爭對手的條件等。但有機會去參與不同模式的面試始終是一種好的磨練,無論是我們自己或是我們的下一代,我們都當盡量爭取機會去磨練自己和子女在這方面的技巧,讓子女從小有機會參加以至享受面試的過程和挑戰,這除了可訓練個人反應更快、對答更流暢外,也可訓練腦筋更靈活,亦提升自我增值,多閱讀和與人溝通的誘因。至於竅門,最終都離不開真摯、熱誠、清晰表達、用心聆聽和細心觀察考核者的反應吧!

(轉載自Career Times Online)


2014年5月30日星期五

珍貴的照片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轉眼又過去了,今年女兒送給我一本相簿,意念是和爸爸合作選取她兒時每一年的一幀照片收錄在內,但在過程中他們發覺有些照片拍攝年份不詳。在女兒年紀小時,我是很喜歡和她拍照的,大抵是拍攝當日忘記在相機内設定日期時間,以致未能確定部分照片的年份,真可惜。

時代進步,科技發達,現拍攝已不需要底片了,以致很多人都喜歡把一些覺得有趣的小事,例如用餐時的每一道菜都會拍攝下來,反而不是每個人都會和共同進餐的同伴拍照留念,寧可拍攝食物!拍攝這些照片的好處是如果不喜歡的話,可立即刪除(delete),這做法可說是非常環保,因為不會把所有的照片冲印出來。有需要時當然可冲印照片,不過觀乎身邊的親友,發覺仍會冲印照片的機會其實很小,而且由於拍攝影像數量很多,事後要刻意找出某個時間或情景的照片來回顧或冲曬,實非易事。

我始終覺得擁有一張冲曬出來的照片,感覺會更踏實更珍貴,當然我並不希望把每道菜的照片也冲印出來,但對於一些大如特別慶祝的日子,細如和良朋共聚的時刻,其實都很值得紀念,風景旅行照片就更值得留念,數量不須太多。如果在每一個值得紀念的時刻,能擁有一張照片留念,心裡已很滿足了。

現今一輩亦很少會把照片翻出來細味,有機會看到最多照片是在婚宴上,播放新郎新娘從嬰兒時代一直到成長階段的照片。除此以外,我們也甚少在自己或朋友家中像從前那般翻看舊相片。所有的事情好像變得比較片刻和急促,一瞬即逝,連回顧的機會也沒有,原因可能和都市人生活太忙碌,連一些消閒作息的時間也不足夠,更枉論騰出丁點時間來回顧拍攝照片的情景!

我希望除了母親節外,在其他日子,子女和母親都能建立良好的關係。作為母親的,孩子兒時要照顧他們的健康,到他們年長了也得保持自己身體健康啊!這亦是一種疼錫孩子的最佳方法,既可有精力與他們共敍,也免得他們操心和牽掛!

一幀照片,一份回憶。多與你的父母親和孩子拍照,並把有紀念價值的冲曬留念吧!

(轉載自Career Times Online)


 

2014年4月29日星期二

我的文化雙週

上月底連續兩周看了幾個表演節目,第一個節目是江蘇的崑曲,因為早前聽了白先勇先生的講學,他除了是一位著名的小説家外,對崑曲亦很有研究及極度推崇。這次是我首度觀賞崑曲表演,發覺它與粵曲頗為相近,因為表演時有提供中文字幕的關係,觀眾亦能看得明白。它的演繹方法從我這個外行人看來,是一種即近頌詩的方法,以較誇張的普通話說話及唱出歌詞,說話部分不少。我看的那場表演,佈景比較簡樸,除了表演者的唱功之外,他們的舞台走位也很出色,在台上同時表演的,不論是兩位或三位演員,均能盡量以動作互相配合對方的演出。我看了四齣著名戲曲的折子戲,是一個很新的體驗。

之後我欣賞了巫啟賢演唱會,這次的表演場地並非我經常前往可容納萬多人的紅磡體育館,而是僅能容納五、六百人的演藝學院賽馬會演藝劇院。有人認為巫先生是馬來西亞、新加坡或是台灣的歌手,其實他在這些不同的地方亦有發展過,甚至在香港亦廣為人知,他唱過不少家傳户曉的廣東歌,以現場表演水準穩定而見稱。當晚表演的最大特色就是雖然場地很小,但除了有一隊大樂隊伴奏外,亦有為他的唱片作現場錄音,更拍攝了DVD收錄其演出情況,那真的可說是一個「個人」的演唱會。我也是學聲樂的,這場演出的模式跟我和一些同門的個人演唱會也頗相近,但伴奏當然不及他的樂隊龐大,我們的簡單得多。當晚歌手很投入,雖有少許瑕疵,但整體表現和氣氛都很好。

接下來我觀賞了鍾景輝先生監製,由萬梓良這位資深電視藝人擔綱演出的老舍名劇─《茶館》,是純廣東話的話劇模式。因為是圍繞當時環境而寫的一本小說,表面上有些輕鬆的對白,但整體氣氛和結局卻偏向無奈和慘淡的收場,令人看了有在困局的感覺。當晚演出者相當落力,沒有浮誇,是有水準之作。

最後我在演藝學院欣賞了粵劇名作《再世紅梅記》。我曾經看過這齣戲的折子戲,但卻從未觀看過整齣戲。因廣東話的歌詞非常典雅,有時因高音和速度太快而未能完全掌握歌詞,幸好有提供中文字幕,對一字一句亦能一目瞭然。單是第一幕的歌詞,已令我看得目瞪口呆,歌詞的用語比喻、對偶的工整,亦令我嘆為觀止。我亦有觀賞過其他粵劇演出,但這次由於是聘用了著名的美術指導,再加上燈光的配合,和活動舞台的設計,所以相比我從前看過的粵劇,更覺是邁進了一大步。全劇有眾多的曲詞,尤其用上不少高深和典雅的中文字,難得的是所有演出者都能背得滾瓜爛熟。雖然他們對整齣戲的演出,可能有數百次的演出經驗,但又有走位,又有身段表現,全部配合演出而歌詞一字不漏也非易事,整晚演出令我十分欣賞。因為戲中有鬼魂出現的場面,令我聯想起西方的著名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我總是希望我們的粵劇戲曲能達至國際水準,如果能加上英文字幕,相信可以吸引更多人觀賞,甚至可以像在外國的情況一様,成為一齣長壽的、連續上演的音樂劇。

所有表演的共通之處,除了背後的策劃,燈光、背景音樂和服裝多方面的配合外,最重要的是個人的投入感、感染力和纯熟的表演。其實這些不也是我們對工作表現的要求嗎?甚至可以伸延至我們的處事態度等方面,如果有充足的準備,能全情投入,別人應當感受到你的努力和熱誠,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轉載自Career Times Online)

Please do not reply to this email. This is only a system generated email to notify subscribers of the new blog article.

2014年4月15日星期二

執著

談到中英文語文的發音和用字,很多人也會提到「約定俗成」這個說法,意即謂不論各種講法和用語,經過大部份人長時間的廣泛使用,縱使有不準確之處,只要別人明白便可,因為大家已習慣了此用法。但我卻認為既然我們有字典能作典範,以至現今可隨時隨地在網上免費翻查各大字典的資料,我們為何不更加尊重語文,把讀音和用法準確地掌握好呢?

廣東話有九聲,好處是一般而言同一發音不會有太多相同的字,弊處就是如果發音稍微變了調,就會變成另一個字。我最喜歡舉的例子就是「重蹈覆轍」,蹈是舞蹈的「蹈」,而不是「滔」,一定要讀成「杜」;「歷歷在目是歷史的」,並不是「瀝瀝」的發音;醫療券() 、証券() 、緋()聞、糾()正、肅貪倡()廉、週刊(看守的看)、傍()晚、民意調()查 等等。 我發覺電視台的新聞報導員對發音這方面都非常執著,往往都能讀出正確的讀音。

說普通話的人,可能有些人說話帶著鄉音的關係,所以也不是所有外省人都能把普通話的音讀得準確的,尤其是有很多人都會減去一些翹舌音。廣東話和普通話的讀音,其實在大部分的字典裡也有記載。另外英語,如果我們懂得看 phonics [phonetics 指語音學, 這裏應是指phonics (語音)]的話,亦有標明發音,現今更可利用電腦或手機發聲聆聽字典提供的正確讀音。

我唸中學時,老師十分講求同學的文法正確,常常鼓勵同學用簡單的字句而不常用艱深的詞語。例如"will""would"的用法,很多人也會把其混淆,其實正確的用法往往可在網上字典等工具上尋找得到,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孟子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我們這些自以為對音樂有少許認識的人(我是學聲樂的),以至普通市民,有時聽到別人唱歌,也會注意到有些歌星演唱「走音」;同樣地我們說話時如果讀錯發音,也是不正確呢!我們不能常以「約定俗成」為藉口,對正確讀音應保留著一份執著,有疑問就去查正,正如我所從事的會計專業,很多時做事也得遵守一些守則和專業的做法,不能越雷池半步。

希望大家不要覺得「執著」是一件苦事,反而去尋求「執著」的箇中樂趣。這不僅限於發音和文法要求,我想放諸其他東西例如出外晚飯也一樣,民以食為天,希望大家在不太匆忙或是與好友相聚時,可以是在"Dining"(進餐)而不是"Eating"(進食)

(轉載自Career Times Online)

Please do not reply to this email. This is only a system generated email to notify subscribers of the new blog article.

2014年3月20日星期四

懷舊情懷

近年我獲委任為古物諮詢委員會的成員,確是一次難得的經驗和感受。我可說是門外漢,席間有很多對古物素有研究的人士和學者,亦有對建築設計瑯瑯上口,對古蹟的歷史能娓娓道來之士。我猜想政府委任一位會計師為成員,應是希望在會上議事時加入一些從經濟角度出發的看法。

古物諮詢委員會的會議是歡迎傳媒朋友隔著玻璃在另外一間房間旁聽的,會上其他成員都十分踴躍發言,我列席委員會最大的收穫,除了是可看到很多香港古蹟的圖片,聽到席間很多委員分享一些古蹟的故事之外,就是令我的懷舊情懷油然而生。

我祖籍廣東寶安,鄉下就是現時的元朗。雖然自小在灣仔居住,但往往會跟隨媽媽到元朗參加點燈的儀式。點燈的意思是村中有人誕下男丁,一眾同村鄉里同來慶祝的儀式。我小時候亦曾在元朗留宿,從元朗大街坐在叔伯輩所踏著的單車後座,經過田間小徑,大概需要半小時,才能到達盛屋村。印象最深和最難忍受的就是當時的衛生環境,洗手間沒有水沖廁,夏天亦有很多蚊蟲滋生,我往往便成為牠們的食糧!圍在一起吃家鄉盆菜是最具風味的,數十圍的木桌子四邊放著長長的木凳,那些盤著髻子的鄉間嬸嬸,用大大的鑊子弄好一盆盆熱燻燻的盆菜,端在大家面前,盆菜拌著白飯來吃,甚有風味!現在回想起來飯菜確是稍嫌油膩,但那時年紀小,當然不會考慮到健康的問題。所以當委員會提到元朗的古蹟問題時,除了我先表明自己是祖籍元朗有利益衝突之外,感覺特別親切。

另外最近提到汽車渡海小輪碼頭的問題,我還記得小時候每年最少兩次回元朗參加的春秋二祭 (後來點燈的儀式式微了,但二祭維持至今),因為當時沒有海底隧道的關係,便需乘搭汽車渡海小輪。一排排的汽車停在碼頭前,便有小販前來汽車旁兜售零食。一排排的汽車依次進入渡海小輪後,便可以下車歇歇,看看兩岸的風景,夏天覺得甚是涼快!所以說到那些碼頭,除了想到碼頭的外貌,其實最懷念的是當時到達碼頭和乘搭渡輪時的情景和感覺。

舊的建築物當然有其建築和歷史價值,但最值得懷念的是我們曾留下足跡古蹟,當時所做過的事情和當下的情懷。我十分希望我們的古蹟可以活化給遊人觀賞之外,也能讓本地市民重臨舊地再次進行一些昔日的活動,讓人重拾以前的回憶點滴,感覺自會更加親切。

其實懷舊並非只屬於上一輩的事,無論是甚麼年齡,只要是成年人,總會有從前歲月的回憶,當時也許沒有特別的感覺,現在回想起來,可能回味無窮。再延伸下去的想法就是如今我們到過的地方,亦會變成我們將來的懷舊情懷,所以我們應當好好珍惜我們的見聞和感覺。今天我們和朋友、親人的一個溫馨的聚會或是一頓愜意的晚飯,他朝也會成為我們一些甜的回憶片段!
 
(轉載自Career Times Online)
 




2014年2月27日星期四

文字和方言

很多人認為女孩子一般來說較有語言天份,這並非是性別歧視的問題,同樣亦有人認為男孩子一般在數理方面表現較佳,當然兩者也有例外。在香港這個國際性都市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也是説廣東話的,近年通過和內地不論是工作上或社交上的交流,普通話逐漸普遍,兩文三語更成為我們經常掛在嘴邊要學習好的溝通工具。近年有眾多的爭議,到底應用母語或用英文教學?又或學習普通話和廣東話,哪樣比較重要?

兩文是指英文和中文,中國只有一種文字,這是很多人認為我們比印度優勝的地方。印度難於真正統一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有不同的文字,而中國文字只有一種,亦即漢字。三語即英語、普通話和廣東話。我熱愛廣東話,它是我的母語,自少父母亦會帶我外出看廣東粤劇,曲辭的典雅優美,影響了我往後對學習中文文學的濃厚興趣,繼讀詩詞。唐朝的語言偏近現在的廣東話,所以用廣東話朗讀唐詩亦會特别傳神,而且押韻。廣東話有九聲,説歪了便會產生很多笑話。有幸對我影響至深的中文老師從我讀中四時便開始教我調廣東話的九聲,每堂也會抽問學生,而我亦在女兒小時候便開始教導她廣東話的調聲,故女兒小一時已學懂了。學好普通話亦是非常重要的,這種無論在中國内地或海外華僑一般都認識的語言最大的優點是它一般説出來的已經是書面語,如果不是從小教導女兒中文,我亦不會察覺到用廣東話作方言的人,在作文時的確有吃虧之處。廣東話確是傳神,但很多時都不能直接把我們的口語寫入文章,須一些轉化為書面語才能運用

同時學好英語、普通話和廣東話有多難呢?歐洲人很多都會懂四種或以上的方言,從小學習語言,功效會比較快,我認為從小便應先學好自己的母語,在香港來說即是廣東話,再加上普通話和英語,對小朋友來說應不太困難。困難的是如何學好中文?中國文字的六種造字方法,簡稱「六書」,即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雖然明白這六種造字方法,但要認識某些中國文字,亦會覺得困難。當然亦有一些中文的教育家會有特別方法教授認字,但是中文的句式結構亦要有一定的規律,要學得好並非易事。要求更高的還有中國的四字成語,以至諺語。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成語詞典,我還記得我小學時代見過諺語詞典,現在已經好像沒有出版了。我還記得在一字目錄下的首三句:「一言以蔽之」,「一身都是膽」,「一鼻孔出氣」........... 現在已經找不着了。最近朋友傳來《大粵港諺語》,以一幅圖畫記載八十一個廣東話俗語,甚是有趣,創意無限,不失為讓大家學習諺語的一種方法, 不過內容當然不及我以前見過那本書面語可用的諺語詞典豐富。
 
最近有很多討論關於我們中學的文憑試應否設有範文,意即是否提供指定文言文篇章讓考生學習和背誦。我覺得背誦和理解是沒有抵觸的,前幾年為了鼓勵學生不要「死讀書」而着重理解,故此會考課程取消了範文,而着重考核對文章的理解。「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時也會偷!」我認為如果能背誦一些古典文章,就算最初不太明白箇中道理,但到年紀漸長遇到有關情景時,自會領略。聽說一些國際小學在中文科的學習範圍增設背誦近年內地流行的《弟子規》,想也是這個道理!
 
在香港要學好中文科,師資也是一個問題。反而一些英文私人補習,因有很多外國聘來的外籍教師或是一些隨丈夫來港公幹的外籍妻子,他們亦能勝任。我希望香港能維持廣東話的特色,另外要别人尊重我們的方言,我們也得對自己有要求,例如對「咬音」要有要求,務求自己和下一代也能做到字正腔圓,減少「懶音」,同時亦鼓勵大家多以普通話交談,最重要的是學好國際通行的英文之外,亦要花工夫學好我們本國的文字、文學和歷史!
 
(轉載自Career Times Online)
 
Please do not reply to this email. This is only a system generated email to notify subscribers of the new blog article.

2014年2月7日星期五

一馬當先

執筆之時是立春的好日子,亦是很多香港辦公室開工大吉的日子,首先祝大家馬年一切順利。對我而言,馬年收到第一則好消息莫過於兩位經理在新年假期內分別誕下一名蛇女及一名馬仔。蛇女於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出生,即新曆一月二十九日,和我的女兒同一天生日。馬仔則於一月三十日零時零分二秒出生,是報章刋登馬年首三位出生的嬰兒之一。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個疑惑,農曆的第一個時辰是子時,即晚上的十一時至深夜一時,所以我認為馬年首位出生的嬰兒應當是生於一月三十日晩上十一時,農曆新年初生嬰兒和新曆元旦一月一日出生的第一位嬰兒生於午夜十二時的計算方法應有所不同。農曆應當以晚上十一時開始計算,所以我想十一時零分零秒出生的那位才算是首位馬年嬰兒。同時今年是雙春和閏九月,相信很多人也會覺得是結婚的好時年,也會有很多人辦喜事!
 
新的一年是一個新希望。新生命對初為人父母以及他們的家人也帶來莫大的喜悅和希望。很多人認為要養育一個嬰兒,最困難的並不是懷孕、分娩甚至是養育嬰兒的階段,而是要為他們作適當的教育安排,包括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一位初為人母的經理同事和我分享了她的心情,她總覺得嬰兒很幼小,自己的責任很重大。猶記得我當年也曾患上類似的輕微產後抑鬱症,但大家不用擔心,事情總有解決的方法。以我為例,隨著女兒年紀漸長,我發覺女兒成為了我的啟導者,亦成為我可以倚賴的人。
 
但是我得承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給子女一個温暖的家庭,適當的教導,時而嚴厲,時而寬恕,用適當的賞罰方法也很重要。在今時今日的社會,為子女籌謀入學也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我從前也提過,很多人也説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要讓孩子一馬當先,就得早作籌謀,我們不用要求我們的子女永遠跑在最前,這樣無論父母和子女也會感到非常疲倦,但父母總會害怕馬兒會因墮後而氣餒,所以凡事如能早作準備,為子女在家庭和學校的教育上,不論在事前或當時多作輔導,那麼我們便會發現很多事情都會馬到功成。至於馬兒應向東南西北那個方向走,用甚麼步伐,怎樣才能配合馬兒自己的理想,為人父母者在旁便要多加留意。我認為不需要求子女比所有人快,只要他們能發揮自己的潛能,令他們覺得奔放,而又運籌帷幄,滿懷信心向着自己的理想奔馳,有需要時我們從旁提點,憑著我們的經驗預景將來,令他們早著先機,就是我們這些觀馬者最大的願望!
 
(轉載自Career Times Online)

2014年1月30日星期四

流感留感

我被流感困擾了差不多一個月,現在才漸漸痊癒過來。除了因為天氣寒冷的關係,這個月不論為公為私,出門的日子特別多,舟車勞頓可能也是令我的病菌斷斷續續孳生的原因。流感除了會令人有傷風咳嗽,精神疲勞的問題之外,亦會令人情緒低落,當然出門過後要應付大量積壓了的工作也可能是導致情緒低落的原因。在此我有一些溫馨提醒,希望與大家共勉之:


(一)出門帶外衣

由於天氣時冷時熱,室內室外有很大温差的關係,令人很容易着涼,所以應常備外衣,千萬不要怕麻煩,時而穿上,時而脫下。

(二)病向淺中醫

很多人也明白這個道理,但就以我為例,曾經抗拒服用一些消炎藥物,希望靠自己增強抵抗力戰勝病菌,但往往事後才明白治療該疾病是需要適當的藥物幫助。例如我一直較抗拒服用消炎藥,但是到了真的遇有發炎情況時,結果還需服用才能藥到病除!

(三)蔬果運動不可缺

我們應養成天天做運動的習慣,大家都明白運動可以鍛練強健體魄的道理,在對抗流感時,強壯的身體底子亦有一定的幫助。蔬果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亦可抵抗流感,但很多時尤其在出門的時候,除了水土有異之外,我們比平日在家時亦較少吃蔬果,抵抗力亦隨之而減弱,所以無論在家或出門公幹時,也應記得多吃蔬果。

(四)飲水洗手不能少

大家都明白要多飲水的道理,但往往在出門到達異地時,均不能遵照平日一般的飲水習慣,所以有機會比平常少喝水,而在感染流感後,更需要大量喝水才能對病情有幫助。另外我們也應常常洗手,尤其在進食前或回家後,因為流感最容易在人與人之間互相傳染,不單是小朋友,就算是大人,如果能勤洗手,我相信也能減少從其他人或物染上感冒菌而傳播給自己的機會!

以上的分享看似老生常談,但也相當管用的。新春將至,很多人也會與家人出外旅遊,希望大家注意保重身體,祝各位闔家平安。

 
(轉載自Career Times Online)
 
 

2014年1月9日星期四

過一年大一歲,好孩子上學去!

這篇文章的標題是我讀幼兒園時的一篇課文。很多人覺得香港面對其中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是我們子女的教育問題,現時香港的大學畢業生較早年多了,這在提高整體教育水平的貢獻方面毋庸置疑,但在另一方面,除了有些人會繼續進修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外,現時個別大學畢業生的水準也頗為參差。我曾指出社會存在的兩極化問題不限於金錢方面,似乎亦存在於某一些大學畢業生的質素和某一些職業的工種上。

父母當然希望子女能找到理想的職業,大多會從他們所接受的教育着手,準備工夫一直要推前追溯到能否安排他們入讀一所優良的幼稚園。我曾聽過一位教授在講座上指出,現今不同社會階層的人流轉的機會比較少,是因為現時來自有財有勢家庭的小朋友才得以進入優良的幼稚園;而所有學習和教育的基礎從小便要開始建立,所以改善貧富懸殊的情况可能要始於令貧窮的小孩都有機會接受優質幼兒教育。有些人建議父母在當腹中胎兒還在照超聲波時便應該開始為其籌謀報讀一些著名的幼稚園,孩子出生後馬上要算準何時替其索取幼稚園報名表,甚至動輒花上數百萬元購買一些國際學校的債券,讓小朋友將來可以順利入學。大多數家長認為小朋友就讀好的幼稚園才能升讀好的小學,繼之才能升讀好的中學,再到大學,如此類推。

為孩子選讀傳統學校和國際學校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以前家長一般相信就讀國際學校的學生中文水平比較低,孩子如果日後要到內地工作,選讀傳統學校應可建立較深厚的中文根底。不過,現在很多國際學校亦很注重學生要修讀中文科, 甚至有在港的國際學校開始教導學生《弟子規》,我聽説這情况不止在香港發生,在內地的大城市亦然。但國際學校一般收費昂貴,家長或要買債券,不是一般家庭能負擔!

很多父母都會在子女入讀幼稚園前讓他們學習十八般武藝,以求增加小朋友考入心儀幼稚園的機會,讀小學跟中學時當然也要繼續參加不同的課外活動。我曾思考為何在外國生活的小朋友,往往能較遲入學,讀中小學時學習情況也較輕鬆。這些在外國接受教育的學生,長大後和香港或國內的學生同樣有機會考入世界的著名學府,他們一樣具備競爭力,不讓大家覺得他們因起步遲而吃虧。長大後同是入讀知名學府,香港或內地學生,不論是否入讀名校,在中小學時功課一般卻非常繁重,入大學之路似乎艱辛多了!

我同意兒時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我們能有更多質素優良的幼稚園及小學。同時我亦相信多方面發展是較優勝的,孩子不一定要十八般武藝,但應要選定自己有興趣的音樂或體育方面的技能,以求在學術以外能有多方面的發展。但是現在追求入名校的風氣和爲小朋友撲入學機會的艱辛時尚,我相信在短期內不會有很大的改善。除了學校教育外,請大家不要忘記家庭教育和身教也是很重要的啊!

(轉載自Career Times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