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9日星期四

過一年大一歲,好孩子上學去!

這篇文章的標題是我讀幼兒園時的一篇課文。很多人覺得香港面對其中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是我們子女的教育問題,現時香港的大學畢業生較早年多了,這在提高整體教育水平的貢獻方面毋庸置疑,但在另一方面,除了有些人會繼續進修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外,現時個別大學畢業生的水準也頗為參差。我曾指出社會存在的兩極化問題不限於金錢方面,似乎亦存在於某一些大學畢業生的質素和某一些職業的工種上。

父母當然希望子女能找到理想的職業,大多會從他們所接受的教育着手,準備工夫一直要推前追溯到能否安排他們入讀一所優良的幼稚園。我曾聽過一位教授在講座上指出,現今不同社會階層的人流轉的機會比較少,是因為現時來自有財有勢家庭的小朋友才得以進入優良的幼稚園;而所有學習和教育的基礎從小便要開始建立,所以改善貧富懸殊的情况可能要始於令貧窮的小孩都有機會接受優質幼兒教育。有些人建議父母在當腹中胎兒還在照超聲波時便應該開始為其籌謀報讀一些著名的幼稚園,孩子出生後馬上要算準何時替其索取幼稚園報名表,甚至動輒花上數百萬元購買一些國際學校的債券,讓小朋友將來可以順利入學。大多數家長認為小朋友就讀好的幼稚園才能升讀好的小學,繼之才能升讀好的中學,再到大學,如此類推。

為孩子選讀傳統學校和國際學校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以前家長一般相信就讀國際學校的學生中文水平比較低,孩子如果日後要到內地工作,選讀傳統學校應可建立較深厚的中文根底。不過,現在很多國際學校亦很注重學生要修讀中文科, 甚至有在港的國際學校開始教導學生《弟子規》,我聽説這情况不止在香港發生,在內地的大城市亦然。但國際學校一般收費昂貴,家長或要買債券,不是一般家庭能負擔!

很多父母都會在子女入讀幼稚園前讓他們學習十八般武藝,以求增加小朋友考入心儀幼稚園的機會,讀小學跟中學時當然也要繼續參加不同的課外活動。我曾思考為何在外國生活的小朋友,往往能較遲入學,讀中小學時學習情況也較輕鬆。這些在外國接受教育的學生,長大後和香港或國內的學生同樣有機會考入世界的著名學府,他們一樣具備競爭力,不讓大家覺得他們因起步遲而吃虧。長大後同是入讀知名學府,香港或內地學生,不論是否入讀名校,在中小學時功課一般卻非常繁重,入大學之路似乎艱辛多了!

我同意兒時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我們能有更多質素優良的幼稚園及小學。同時我亦相信多方面發展是較優勝的,孩子不一定要十八般武藝,但應要選定自己有興趣的音樂或體育方面的技能,以求在學術以外能有多方面的發展。但是現在追求入名校的風氣和爲小朋友撲入學機會的艱辛時尚,我相信在短期內不會有很大的改善。除了學校教育外,請大家不要忘記家庭教育和身教也是很重要的啊!

(轉載自Career Times Online)